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31日权威发布:

3月31日,在我国北京、天津、河北、陕西、湖南、广东、宁夏、广西、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河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材料二:对于日本核辐射,国家海洋局启动海域放射性应急监测,每天公布检测结果,同时国家原子能机构也发布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实行服碘保护。同时日本政府也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动用直升机进行空中注水对核反应堆降温冷却,经过不懈努力,一直阴霾重重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终于现出了“光明前景”,福岛核电站危机进入可控状态。

(1)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一。(6分)

(2)材料二体现哪些了辩证唯物论的哲理?(9分)

答案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确实会引发连锁反应,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②联系是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不断检测提高防范意识,稳定群众,防止不必要的恐慌。③部分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处理好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对于整个日本乃至亚太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每点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事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针对核辐射的特点和状况,人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防护措施,减少了对人身体的健康的损害。(3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针对核辐射的特性,人们制定出相应的措施,采取注水冷却的办法,有效控制了核辐射的蔓延,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3分)③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如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实行服碘片保护。这是在认识和把握核辐射同位素规律和特性的基础上做出的有效措施。(3分)④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日本政府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核辐射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动用人力物力,采用直升机空中注水冷却的办法,还有“以50位死士”为代表的众多人士,冒着生命威胁,进入核反应堆,死守核电站,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现出了“光明前景”,福岛核电站危机进入可控状态。(3分)(3、4两点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