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①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占)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今②驰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穑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望令百官集议,参酌古今之宜,凡所占田,约为条限,栽减租价,务利贫人。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94年) 

材料三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③。                                        ——《明史?食货志》       

(④初年)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清史稿?食货志》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图表中按要求填写材料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时期和唐朝中期存在着什么共同的社会问题?董仲舒和陆贽提出的解决办法又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两则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化,后者对前者有什么继承和发展?试概括指出二者产生的相似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悬殊。相同点:限制土地兼并;不同点:陆贽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地主地租剥削。  

(3)继承:清代地丁银制度继续沿用了一条鞭法的赋役合并(纳银代役)、计亩征银的办法。发展:后者把丁银完全摊入田亩,废除了人头税。相似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