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回答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

(2)楚人之(   )

(3)为天下(   )

(4)卒中往往语(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用选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因为他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贫苦人民 (2)爱戴 (3)通“倡”,首发  (4)用网捕

2、现在逃走(被抓回来)是死,发动起义(失败)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3、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4、(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2)做事周密细致;

  (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意对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0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③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2分)

(1)无从书以观(      ) (2)慕圣贤之道。(      )

(3) 媵人持沃灌(  )         (4)夜昏怠(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 食不给,啖粥而读。

小题3: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

小题4:你从作者的读书成才的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