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计算题

某高层住宅楼(丙类建筑),设有两层地下室,地面以上为16层,房屋高度45.60m,室内外高差0.30m,首层层高3.3m,标准层层高为2.8m。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采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1~3层墙体厚度均为250mm,地上其余层墙体厚度均为200mm,在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其短肢剪力墙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5%。其中一榀剪力墙一至三层截面如图34-38(Z)所示。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7层楼板面以下为C35(fc=16.7N/mm2,ft=1.57N/mm2),7层以上为C30,墙体竖向、水平分布钢筋以及墙肢边缘构件的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墙肢1处在第三层时,计算表明其端部所设暗柱仅需按构造配筋,轴压比=0.5。试问,该墙肢端部暗柱的竖向钢筋最小配置数量应为下列何项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作答。

A.620 

B.618 

C.616 

D.614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墙肢1:,为一般剪力墙。

根据《高规》表4.8.2,该墙肢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高规》第7.1.9条,1~2层属于底部加强部位,

根据《高规》第7.2.15条,第三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根据《高规》表7.2.16,二级抗震约束边缘构件长度

l=max(0.20h,1.5b,450)=max(0.2×2100,1.5×250,450)=450mm

h=max(b,l/2,400)=max(250,450/2,400)=400mm

暗柱面积:A=hb=400×250=100000mm

根据《高规》第7.2.16条,二级抗震

A=ρA=1.0%×100000=1000mm,且不小于614(A=923mm)

则取616,A=1205mm>1000mm,故选C。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剪力墙类别的判定;

2.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

3.对剪力墙结构设置加强部位的理解以及约束边缘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由本题题干可知,该工程属于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7.1.2条的“注”可以判别墙肢1属于一般剪力墙,因此,可按照一般剪力墙的要求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确定其抗等级、底部加强部位以及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从而可以顺利解答本题。

2.如果考生审题不严或对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理解有误,误将墙肢1判别为短肢剪力墙,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7.1.2条第3款将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即使选对答案也属于概念不清。

3.需要指出的是2011年注册考试处在新老规范交接期,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难,本题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作答关于短肢剪力墙以及有关剪力墙的构造规定新《高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与旧《高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有所差异,在此不一一列举,考生只要依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相关条文不难解答本题。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