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计算题

某高层住宅楼(丙类建筑),设有两层地下室,地面以上为16层,房屋高度45.60m,室内外高差0.30m,首层层高3.3m,标准层层高为2.8m。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采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1~3层墙体厚度均为250mm,地上其余层墙体厚度均为200mm,在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其短肢剪力墙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5%。其中一榀剪力墙一至三层截面如图34-38(Z)所示。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7层楼板面以下为C35(fc=16.7N/mm2,ft=1.57N/mm2),7层以上为C30,墙体竖向、水平分布钢筋以及墙肢边缘构件的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假定,首层墙肢1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考虑地震组合的一组不利内力计算值Mw=360kN·m,Vw=185kN。试问,在满足规范剪力墙截面受剪承载力限值时,墙肢1底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2.取hw0=hw计算。

A.1400

B.1540

C.1840

D.2060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抗规》第6.2.9条,墙肢1截面的有效高度为:h=h=2100mm(已知条件给出)

根据《抗规》式(6.2.9-3),根据《抗规》式(6.2.9-2),由《抗规》表5.4.2查得γ=0.85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在已知剪力墙端部截面有地震组合弯矩计算值与之对应的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的前提下,如何确定该墙截面的受剪承载力限值;

2.剪力墙的剪跨比计算;

3.对剪力墙剪压比限制条件的理解。

【解题分析】

1.对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2.9条规定,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当剪跨比大于2.0时;当剪跨比不大于2.0时

2.规范给出的上述限制条件,目的是规定剪力墙截面尺寸的最小值,实际上是限制剪力墙截面的最大名义剪应力值。研究表明,当剪力墙的名义剪应力值过高时,会在早期出现斜裂缝,从而使抗剪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即使配置很多的抗剪钢筋也会过早发生剪切破坏。

3.另外,当剪跨比较小时,剪力墙的剪切变形会更大,对剪应力的限制应该更严格,因此,规范以剪跨比2.0为界给出了两个剪应力限制条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混凝土的脆性特征会更加明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未考虑这一点,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7.2.2条第6款(针对剪力墙《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在第7.2.7条)也给出了类似上述的限制条件,只是在公式右端增加了一个系数β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50时的脆性影响。这是《抗规》与《高规》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即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两标准是没有差异的,本题亦如此,但由于考虑2011年注册考试处在新老规范交接期,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惑,节省考生答题时间,本题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4.要正确解答本题,还需对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λ进行正确计算。针对二级考生本题未设考点,考生只要带入所给M、V[XBzw.gif和h即可得出λ,再根据规范对上述限制条件作出正确判别不难计算出本题所求的墙肢1底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如果粗心或对规范上述限制条件理解有误就会错选D。另外,虽然对本题解答无关,但考生应该注意:计算剪跨比时内力均不需调整,目的是以便反映剪力墙的实际剪跨比。

5.此外,不同规范对混凝土剪力墙计算高度h的规定稍有差异,为了方便考生解答,本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给出了h=h的提示。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