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Ⅰ为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住宅区内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Ⅱ中M、N分别表示该城市1991年和2010年城市用地比重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住宅区内变化曲线L1、L2、L3分别代表
A.工业 商业 住宅
B.商业 住宅 工业
C.商业 工业 住宅
D.工业 住宅 商业小题2: 曲线L3在甲处地段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
①依傍某知名中学 ②临近地铁站 ③靠近过境铁路 ④临近生态公园 ⑤靠近垃圾处理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小题3:下列关于该城市1991年到2010年用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用地比重变化幅度最小
B.商业和其它用地面积不断增大
C.住宅用地一直是主要用地类型
D.城市用地比重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题目分析:
小题1:读图Ⅰ可知:在住宅区内,住宅的价格应最高,所以L3应为住宅;由于距市中心的距离越远,地租越低,而商业距市中心距离越近付租能力越大,且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加大,而变化最大,所以L1代表商业,L2则代表工业。故选C。
小题2:曲线L3在甲处地段出现突变表明地租水平升高,依傍某知名中学,学生入学方便,地租增加;临近地铁站,交通便利,地租增加;临近生态公园,居住环境优美,地租增加;而靠近过境铁路,噪音污染大,靠近垃圾处理厂,环境卫生条件差,这都会使地租下降。故选D。
小题3:读图Ⅱ可知: 1991年该城市的工业用地比重为35%,住宅用地比重为40%,商业和其他用地比重为25%;2010年该城市的工业用地比重为25%,住宅用地比重为55%,商业和其他用地比重为20%。由此可知,1991~2010年,商业和其它用地面积不断萎缩,变化幅度最小,住宅用地一直是该城市的主要用地类型。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