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如果你是图中的消费者,你会 [ ]

A.忍气吞声  

B.威胁经营者,索取巨额赔偿   

C.纠集家人,捣毁摊点   

D.向消协投诉,学会依法 * *

答案

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16分)

艺术是人创造的美

(1)在古汉语中,“艺”是技巧的意思。古希腊文“Texvn”一词既表示艺术,也表示制作和手工。在拉丁文中,“ars”一词同时意味着艺术、手工和技巧。这种和“技巧”同一的艺术概念,现在已经过时了。它的缺点在于太宽泛,不仅适用于艺术,也适用于一切领域。我国先秦和古希腊人的许多著作,都把骑射、烹饪之类,称为艺术。柏拉图甚至把商业称为“赢利的艺术”。在后人的著作中,“军事艺术”一词也常和“军事科学”并用。巧妙的政治手腕有时也被称为“政治艺术”。总之,一切高度技巧的表现和产物,都可以称为艺术。按照这样的艺术概念,艺术和非艺术并没有严格的区别。

(2)艺术固然离不开技巧,但并非一切技巧都是艺术。要把艺术技巧和其他技巧(如武术或权术)、艺术创作和其他创作(如工业设计或科学发明)区别开来,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美。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人的精神现象。它直接诉诸感性而不诉诸理性。所以那些认识到的、理解到的技巧,那些事后通过分析才呈现出来的技巧,如军事技巧或政治技巧,就不属于美的范畴,从而也不属于艺术的范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3)当然,广义的说,美的领域涵盖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无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哲学,以及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等等,都有一个美不美的问题。凡是正确的、有效的,都是美的。如诉诸视觉的武术技巧也可以是美的。它的美是与自卫或攻击的有效性相关联的。武术活动是一种追求实效的活动。说这种活动是美的,是说这种活动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评价,这不等于说武术就是艺术。

(4)艺术不追求直接的实效,它追求的是美——实效的象征。如果武术活动不是为了打击敌人而是为了表现人的情感——仇恨与意志力,它就是在追求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就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舞蹈而进入艺术的领域,从而同其他艺术相通。如同书法和绘画相通。公孙氏的剑器舞,“来如雷霆起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给了张旭以巨大的启发,使他的书法大有长进。剑舞和草书之间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呢?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抽象的运动形式。如果把那些使它们区别开来的具体的物质元素,如笔墨和纸张、人体和武器等等都抽象出去,那么留下来的唯一的东西,就只是那个表现着人类情感的力的运动形式,力的变幻莫测的动向及其强劲迅疾的运动节奏,和由这个节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许多小节奏所组成的,生气贯注的活的形象。它们是人类的感性动力按照情感的逻辑创造出来,用以探索前进道路的。所以它并不独立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之外。它是一种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能力,一种客观化了的人的主观体验。艺术所要表现的,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我们称之为美。

(5)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假如说一切美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物的话,那么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换言之,它是本质先于存在的存在物。这个本质就是美。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艺术靠技巧来表现和创造美,但如果没有美,技巧也就白费了。能在一根头发上刻一首《满江红》,其手段之高妙固然令人叹服,但除非用显微镜,你就看不到它。即使用显微镜,你从中看到的也不是真正的书法,它就不可能是美的,从而它也就不是艺术,不论它表现出多高的技巧。总之,艺术是一种美。但是,正如并非一切文字都是书法,也并非一切美都是艺术。艺术作品的出现,只是人类通过一定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不仅仅是审美实践),对现实材料进行一定的有意识的提炼和加工,使之成为自己情感和生命力的表现,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所以,艺术还应该是人的创造物。

(摘自《关于艺术的思考》)

小题1:下列各项,不符合作者的观点的两项是(5分)

A.艺术和非艺术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一切高度技巧的表现和产物,都可以称为艺术。

B.艺术离不开技巧,艺术靠技巧来表现和创造美。

C.任何事物,如果它不属于美的范畴,那么它就不会属于艺术的范畴。

D.凡是正确的、追求实效的,都是美的,因而也是艺术的。E. 艺术所要表现的美,是一种客观化了的人的主观体验,它直接诉诸感性而不诉诸理性。

小题2:根据文中对“艺术”的阐释,下列各项中,属于“艺术”的一项是(3分)

A.普通的供人居住的房屋

B.丛林中百灵鸟的鸣叫声

C.窗户玻璃上因结冰形成的图案

D.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小题3:一般的武术活动成为武术艺术,需要实现怎样的转变?请简要回答。(4分)

小题4:过去人们常常把艺术和技巧等同起来,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4分)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张某,女,18岁,上海某大学外语系一年级学生,北京人,独生子女。性格文静内向,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求助者主诉:入睡困难,食欲减退,心情烦躁,注意分散,情绪低落二十余天。求助者自述:最近我感到很痛苦,看不进去书,听不进老师讲课,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心里很闷;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我害怕,我害怕自己会一直这样,有时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已经这样二十多天了,您帮帮我吧。一个多月前从北京来上海读书,自从陪同自己到学校报到的父母离开后,内心就感到很孤独、寂寞。军训结束后,内心的孤独和困扰不断增多,心情变得日益焦虑和烦躁。感觉校园生活很不适应,食堂的饭菜单调,看到就没胃口,打饭要排长队;宿舍拥挤,洗澡和上厕所要排队;宿舍没空调,晚上热得难以入睡;每天要自己整理床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与舍友相处不愉快,宿舍一共6个人,其中3人是上海人,另外两人分别来自云南和湖北。印象里一直对南方人没好感,尤其是上海人,以前在家经常听爸爸讲上海人如何的狭隘排外、如何精明,为此对三位上海女孩充满戒备和提防。最近还跟宿舍一位上海的同学吵了架,现在下了课也不想回宿舍。曾向辅导员提出调换宿舍,但没得到同意。很想集中精力去学习,以实现爸爸提出的在一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目标,但感觉脑袋总是不听使唤,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老师的讲课也经常是不知所云。同时发现大学的老师不像高中老师那样负责任,课讲得很快,不管学生是否听明白,也很少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学习内容很多,老记不住。担心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要被父母责备。感觉每天都要为很多事情烦恼,心情很烦躁,学习效率下降,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晚上常睡不好,经常没胃口吃饭。经常想家、想逃课。心里清楚不能再这样下去,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前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希望能得到帮助,并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张某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两臂夹紧,眼神迟疑,精神疲倦,说话声音较小,声音微颤,但表达较为流畅、有条理。辅导员反映:从军训期间开始,发现王某性格较为沉默内向,喜欢安静,不主动与人交往。约一个星期前曾以与宿舍某同学发生矛盾为由提出调换宿舍的申请,但未得到同意。合友反映:张某性格内向敏感,不太信任别人。平时生活习惯不太好,物品乱摆放;经常忘记宿舍卫生轮值。军训内务检查也常是她出问题,影响了整个宿舍的成绩。最近很少呆在宿舍,有时关灯后才回来冲凉睡觉。某舍友对她影响大家休息的行为提出批评,为此跟舍友吵了一架。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测试结果:SCL-90总分为168分,阳性项目数为37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为3.1分,抑郁因子分为2.7分,焦虑因子分为2.8分。可见总分超过全国常模160分,并有三个因子分超过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为46,标准分为57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为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为51分,标准分为63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为中度焦虑。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对本案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