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计算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0-33(Z)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级(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已知二层顶某跨框架边梁AB,在地震及各荷载作用下梁B端截面所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永久荷载下M=-65kN·m;楼面活荷载下M=-20kN·m;风荷载下M=±7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260kN·m。试问,满足规范要求时,AB梁B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30

B.-440

C.-530

D.-540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工程房屋高度小于60m,根据《高规》第5.6.3条,表5.6.4,《高规》第3.3.6条第2款,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效应,则M=-[1.2×(65+0.5×20)+1.3×260]=-428kN·m,故选A。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理解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的有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2.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计算;

3.框架结构梁端最不利组合弯矩的简单计算。

【解题分析】

1.获得结构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是进行结构设计的基础,目前一体化结构设计软件能够自动完成,作为执业结构工程师对此应该掌握并能够进行简单计算。解答本题时,首先应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3.3.6条,一般民用建筑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0.5,从而可先求得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有些考生对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理解有误就会导致错误选项。

2.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表5.6.4规定,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尚需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的组合,本题结构未超过60m,不应考虑风荷载作用效应参与组合,有部分考生审题不严,将风荷载参与了组合,就会导致错误选项B。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