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大的亮点就是收入分配改革要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材料一2005--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分配增长状况表
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而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Vl五”末期的〗0.3¾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 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 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材料二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令不公平问题曰益凸显。防止弱势群体扩大化、积弱化、复杂化的趋势,成为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党和政府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防止进一步扩大的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必须防止弱势群体停留在发展的边缘。要让所有人都可以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发展成果惠及中国十儿亿的人口。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12分)
(2) 请简要说明更加注重“民富让民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10 分)
(3) 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实现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意义。(10分)
(1)①2005--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有较大增长, (1分)但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1分)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1分)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且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出现国富民穷现象(1分)
②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2分)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1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分)发挥财政在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2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分) 让民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1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让经济发展惠及人民,尊重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了群众观点。(2分)③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分)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1分)
(3)实现从“国富”到“民富”转变有利于①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分)建设服务型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②中 * * 党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1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分)③促进民族团结, 增强民族凝聚力, (2分)提升综合国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