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⑶相与步于中庭( ) 2.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
答案
1.⑴考虑、想到 ⑵我 ⑶在
2.⑴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⑵冰花弥漫水天一色
3.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⑶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