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性,38岁。贫血2年,肝脾肋下未及,Hb68g/L,RBC2.3×1012/L,WBC2.7×109/L,PLT38×109/L,分类N33%,L66%,M2%,未见幼红细胞。骨髓增生接近活跃,粒系、红系多为晚期细胞,全片仅一枚巨核细胞,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治疗上应首选哪一项措施()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骨髓移植

C.输洗涤红细胞

D.雄性激素加中医中药

E.脾切除

答案

参考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共2分)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而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子,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可怖的和弦。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

小题1:对上面文段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创造乐式带来感官的享受,也在于表达出感情。

B.贝多芬会有出洋相或格调不高的行为,以致别的音乐家把他当做疯子。

C.贝多芬音乐里蕴含的激情达到思想高度,远超于带来感官享受的激情。

D.贝多芬既能设计出好乐式,又能根据感情的需要突破旧有乐式的限制。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惠安盐道

  惠安堡,今天宁夏盐池县西南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但在公路、铁路运输兴起之前,它却是闻名遐迩的一方宝地。

  首先,这里盛产食盐。盐池县自南北朝起就称盐州,隋代曾一度改称盐川郡,到近代又改名为盐池县,这些充满着咸味的名称均与县境内多盐湖而盛产食盐有关。

  盐池地区生产食盐的品质高,产量大,在海盐大规模开采以前,是闻名全国的食盐主产区。《天工开物》中写道:“凡盐池,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在唐代,花马池每年的盐税就可兑换粮食15万石,如果按每人每年食用5石粮食(每石120市斤)计,足够3万官吏一年的禄米供应;五代时,每年在花马池、惠安堡盐池的获利,可购绢10万匹、米万石;明洪武二年,花马池、惠安堡盐池年产盐287万斤;清道光九年,惠安堡盐池产量达到顶峰,年产食盐726.88万斤。

  其次,惠安堡是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西北食盐运销线路的中心,即盐路的十字路口:向南,可经甘肃环县、庆阳、宁县及陕西彬县至古都长安,行程1080里,从西汉到清代,都是设有驿站的车马大道,盐车、驮畜通行无阻。向西南,经韦州、下马关、张家垣、李旺至固原、平凉、天水、定西、兰州等地,绝大多数路段在川原之中,平坦易行,只有张家垣到李旺有50里山路南行。向北,可经古灵州抵宁夏平原各地。向东,经大水坑到今盐池县城,共170里,沿路地势平旷,由五个塬组成,故称“五原”。

  惠安盐路中,以南路的线路最长、运量最大。如清顺治年间,经南路仅是运往陕南汉中府的食盐,就有400万斤之多。南路是古都长安通往宁夏平原最早的古道,也是秦汉之际北地郡的南北交通主干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从都城咸阳向全国修建驰道,南路始筑于此。汉元鼎五年十月,汉武帝巡视北地郡,见这条路上“千里无亭徼”,盛怒之下,将北地郡太守及属官全部诛杀。这里的“亭”和“徼”,都是道路上的附属设施。西汉每10里设一亭,置亭长,负责沿路治安、警戒、行旅小憩及民事;“徼”即要塞,是重要交通线上屯兵设防之所。这次诛杀,震惊全国,各地为随时迎接天子临幸,纷纷“预治道桥”。北郡为事发之地,交通设施改善力度更大。南路从此成为车马大道,并在历史长河中稳定下来。今天公路网中的211国道,其走向几乎与西汉时一成不变:即由盐池县惠安堡向南,33公里至萌城,91公里至甘肃环县,又90公里至庆阳,又69公里至宁县,再经陕西旬邑、淳化、三原至古都西安。

  盐税是历代王朝的主要财政收入,因此要在盐路必经的咽喉之处设立税卡。南路税卡设在盐池县的萌城,在惠安堡之南33公里。这里地势险要,其北面人烟稀少,南面民户渐多,东西都是险山峻岭。因此,一座山城,足以控扼盐路。萌城据险而筑。明朝还在这个山城设驿站,由113名军丁应役;又设递运所,编制军丁147名。然而,这里最大的官府却是批验盐引所,由朝廷的灵州盐课司派驻盐运大师一员。其职责为:查验盐车所载食盐与纳税的引票是否相符;如无引票或超额运盐,食盐没收充公,盐商按律治罪。(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3月期,略有改动)

1.下面对“惠安盐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安盐路中,以南路线路最长、运量最大。在清代,经南路仅是运往陕南汉中府的食盐,就有400万斤之多。

B.惠安盐路的南路始建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汉代发展为车马大道。最初并非专为盐运而建,但建成之后在客观上成了盐运的主干道。

C.今天公路网中的211国道,其走向与西汉时一成不变,就是古代的“惠安盐路”。

D.因为盐税是历代王朝的主要财政收入,所以惠安盐路也是军事要道。在萌城据险设卡,由众多军丁应役,既有经济上的考虑,也有军事上的考虑。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在唐代,花马池每年的盐税足以为3万官吏解决一年的禄米供应。

B.文章引用《天工开物》中的话“凡盐池,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说明惠安堡在古代是一个食盐主产区,所产食盐主供边镇。

C.在明朝,萌城最大的官府是批验盐引所,朝廷派专职的驻盐运大使,负责监管盐业,对偷运私盐者从重治罪。

D.盐路上的税卡要设在地势险峻的山城,是为了控扼盐路,防止偷运私盐。

3.第五段插入汉武帝巡视北地郡的历史故事的作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插入汉武帝巡视北地郡的故事,为了说明南路在汉代发展为车马大道的原因。

B.插入历史故事,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C.插入历史故事,批判了汉武帝的残酷统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残酷的统治也能造就惠民工程。

D.插入历史故事,说明惠安盐路是古老的交通主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