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乘法》练习课上,吴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了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分别是成人每人10元、学生每人5元、团体(10人以上)每人6元,怎样买最合算?很快,很多同学给出了答案:老师和学生分开来买,一共花费280元。小宁提出了另一种方案:"把老师、学生凑成10人买团体票,剩下的买学生票,一共花费275元,比280元少了5块钱。"吴老师笑着点点头,同学们有的点头赞成,有的似茅塞顿开。小思却说:"不就少了5块钱么!"吴老师示意她发表自己的意见。她一下站起来,满不在乎地说:"老师,都出去玩了,谁还在乎这5块钱啊!"小欣也附和说:"就是,5块钱算什么!"
(1)如果你是吴老师,如何应对这一状况?
参考答案: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组织和参加活动,所以在出现学生对老师教授内容有不同理解时要包容和肯定。
首先,教师要对小思、小欣等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提出表扬,鼓励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同时要对这些同学进行合理引导。
其次,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相关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要对孩子们实行因材施教,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5块钱也很重要"。教师要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性和疏导性原则,对这些孩子循循善诱,讲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