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耒,音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选自《韩非子·五蠹》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先自其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忘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忘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而身为宋国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都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不知变通,郑人只相信___________________,宋人把偶然当必然,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照下面“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解释方法,解释成语“郑人买履”。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帮帮你:交代清出处、故事情节和教育意义。故事情节要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量长短(2)量好的尺码(3)到……去(4)尺码(5)同“返”,返回(6)耻

2.(1)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

3 .“略”。

4.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国某人买鞋时只相信量好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用来讽刺那种只顾教条而不顾当前实际情况的人。

5.处理问题不能只从以往的经验出发,而要考虑当前的客观实际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办不好事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