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岁,3~4d来发热、咽痛、轻咳、食欲缺乏、出汗多,今晨起两下肢不能站立,右侧更严重,活动时哭闹,两腱反射消失,对该患者最为正确的治疗原则为

A.卧床休息避免患肢活动

B.积极活动,促进恢复

C.按摩

D.针灸

E.青霉素注射防止感染

答案

参考答案:A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阅读下 * * 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l》的目录(略)。

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创设情景,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图片引入,阅读教科书“资料在线”栏目。

教学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铁元素有3种价态。

教学活动3:阅读“方法导引”栏目内容.引导学生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

教学活动4:学生阅读“工具栏”内容,思考如何鉴别二价铁与三价铁,教师演示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思考。

教学活动5:教师引导学生设计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转化的实验方案。

教学活动6:学生分成3个大组(2人为1小组),分别完成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的实验。

教学活动7:教师总结实验现象,总结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学生课下完成课后习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铁的化合物”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问题: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规定的计价方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人。招投标文件中有关资料如下:

(1)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含有甲、乙两个分项,工程量分别为4500m3和3200m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124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985元/m3

(2) 措施项目清单中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及临时设施四项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为基数,费率为3.8%。

(3) 其他项目清单中包含零星工作费一项,暂定费用为3万元。

(4) 规费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为基数,规费费率为4%。税金率为3.41%。

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招标投标双方按规定及时签订了合同,有关条款如下:

(1) 施工工期自2006年3月1日开始,工期4个月。

(2) 材料预付款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的20%计,于开工前7天支付,在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

(3) 措施费(含规费和税金)在开工前7天支付50%,其余部分在各月工程款支付时平均支付。

(4) 零星工作费于最后一个月按实结算。

(5) 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10%以上时,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单价调价系数为0.9;当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全部工程量的单价调价系数为1.08。

(6) 质量保证金从承包商每月的工程款中按5%比例扣留。

承包商各月实际完成(经业主确认)的工程量,见表2-18。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1) 5月份由于不可抗力影响,现场材料(乙方供应)损失1万元;施工机械被损坏,损失1.5万元。

(2) 实际发生零星工作费用3.5万元。

列式计算5月份应支付承包商的工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