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语段。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________,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1.【甲】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乙】文作者是________,他和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念 无 与 为 乐 者。
(2)游 人 去 而 禽 鸟 乐 也。
3.请补写出文中的横线上空缺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
(3)杂然而前者  陈:__________
(4)树林阴    翳:__________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试简要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乙】选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时所作,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坡志林》 欧阳修

2.(1)念/无与为乐者。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泉香而酒洌;颓然乎其间者

4.(1)念:考虑,想到

  (2)相与:一起,共同

  (3)陈:摆开

  (4)翳:遮盖

5.(1)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积水空明”以水喻月,写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以藻、荇喻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总之,作者用凝练的笔墨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清雅幽静的夜晚。

7.【甲】《记承天寺夜游》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乙】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 * * 邪当道,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意对即可)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