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0分)2010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喜事连连,业绩非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世博会是技术进步与交流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上海世博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为我们展现了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的盛景:以色列的“海贝壳”馆体现出中西合壁的风情;墨西哥馆以“风筝森林”广场为核心,通过风筝这个中国元素拉近两国文化……在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中,人们不仅领略了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庆典,还欣赏到了法国影星阿兰·德龙首创的音乐剧,聆听到了《玫瑰人生》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给我以美妙的视听享受。

材料二: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世博会成为了2010年中国乃至世界推进“低碳”的最佳实践案例。上海世博会倡导的“低碳”理念得到了参展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同、赞誉,并在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得以贯彻: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了自遮阳体系调节室温,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西班牙馆藤条材料既环保又传统;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低碳世博”将由此推动上海乃至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制定“十二规划”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0年2月,中 * * 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即《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组……8月16日,胡 * * * * 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2010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后将由国务院根据此《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低碳”世博对举办城市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可能有什么推动作用?(8分)

(3)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10分)

答案

⑴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外多元文化以世博会为平台的交流融合,展现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分)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世博会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传播,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③世博会期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

⑵①“低碳”世博的举办,有助于上海(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分)②有助于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开发更加节能低耗低排的产品和服务;(2分)③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分)④有助于提升上海的城市品位,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提高上海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分)

⑶①由中 * * 提出“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最后将由全国人大审议批准,说明中 * *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体现了中 * * 党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分)②中 * * 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表明我国实行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职能。(2分)③国务院将根据中央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编制纲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批准,既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2分)又体现了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2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