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用“/”划分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因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觉饥甚而不敢:______________

(3)公取自之: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上了哪些菜来招待自己的亲戚萧氏子?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2.(1)拜访(2)离开(3)吃

3.果品蔬菜之类的菜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就有些责怪王安石了。

4.先上了两枚胡饼,又上了几块切成小块的猪肉,旁边只摆着菜汤。

5.王安石是一个生活俭朴,不铺张浪费的人。

(意对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