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建议》制定前,中 * * 党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随后,国务院根据党的《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草案,最后由十一届全国人大高票通过。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把改善民生作为“重头戏”。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从过去追求“国强”转到追求“民富”,都把民生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住房、看病、上学、就业、养老等民生新诉求,着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 * * 党的执政方式。(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各级政府着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理论依据。(8分)

答案

(1)中 * * 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①《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2分)

②中共广泛征求党内和各阶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形成党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坚持民主执政。(2分)

③中共提出制定“十二五”的建议,提交国务院起草“十二五”规划草案,经过法定程序即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把党的 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2分)

(2)各级政府把民生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民生新诉求,着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符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2分)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

③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政府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能,对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问题制定具体的举措,有利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安康。(3分)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