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底有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如图9-10(Z)所示。构件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直锚筋为616(HRB400级),已采取防止锚板弯曲变形的措施。所承受的荷载F作用点位于锚板表面中心,力的作用方向如图所示。
当不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该预埋件可以承受的最大荷载设计值Fmax(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预埋件承载力由锚筋面积控制。
A.170
B.180
C.190
D.200
参考答案:B
解析:
由于力F的作用点位于锚板的中心,由简图知,采用《混规》式(10.9.1-1)进行计算,式中,α=1,α=1,f=300N/mm,A=6×201=1206mm,
得出:0.00659F≤1206,F≤183×10N=183kN。
【命题思路】
预埋件在实际工程中很常见,钢构件、幕墙、设备支架等一般都是通过预埋件与混凝土结构连接。预埋件的锚筋不足或锚固不够会造成重大损失。本题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判断预埋件的受力状态并灵活应用锚筋总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
【解题分析】
1.对于预埋件,首先应正确判断预埋件的受力状态,法向力是拉力还是压力,然后才能选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本题应先把F分解成平行于锚板的剪力和垂直于锚板的法向力。法向力指向锚板外侧,因此,判断为法向拉力。
2.选定正确的公式后,需确定α、α和α这三个系数和f的值。题目中已说明“已采取防止锚板弯曲变形的措施”,因此,α=1;α也只要将有关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这里容易搞错的是f和锚筋层数影响系数α。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9.1条中说明f不应大于300N/mm,因此,直锚筋虽采用了HRB400级钢筋,而在预埋件计算中,f也只能取300N/mm。
2)α应根据剪力方向上锚筋的层数取值。本题在剪力方向上,锚筋布置为两层而非三层,因此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