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为了探究氨气(NH3)与水是否反应生成具有碱性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实验的方案:

用滤纸做成(I)(Ⅱ)(Ⅲ)(Ⅳ)四朵小花,放在酚酞试液中浸泡后,晾干备用,然后准备两瓶干燥的氨气,按下图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

(1)往小花(I)喷稀氢氧化钠溶液,小花的颜色发生变化,酚酞遇碱溶液变______色;

(2)往小花(Ⅱ)喷水,小花不变色,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

(3)把小花(III)直接投入干燥的氨气中,不变色,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

(4)喷水后的小花(Ⅳ)放入氨气中.白色小花变成红花;该同学通过以上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

(2)往小花(Ⅱ)喷水,小花不变色,与(I)对比,说明不是溶液中的水使酚酞变红,是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使酚酞变红的.

(3)把小花(III)直接投入干燥的氨气中,不变色,是为了说明干燥的氨气不能使酚酞变红,以与(Ⅳ)对比,证明氨气与水结合形成了碱性物质.

(4)喷水后的小花(Ⅳ)放入氨气中.白色小花变成红花,与(I)(Ⅱ)(III)对比考虑后,排除了水、氨气使酚酞变红,从而证明氨气与水结合形成了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色.

故答案为:(1)红;(2)证明水不会使酚酞变红;(3)证明氨气不会使酚酞变红;(4)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碱性的物质.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淮阴·东方母爱文化节爱心论坛暨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颁奖典礼昨天下午在淮安市隆重举行。

情景再现

十、九、八、七……,伴随全场观众的齐声倒计时,激情四射的焰火争相喷涌,照亮了浩瀚夜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漂母,你就在这片土地,就在身边,照亮四方……”晚8时30分,气势恢宏的音诗画《我的漂母》开启了整场晚会的大幕。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鲁健、小燕随后闪亮登场,全场顿时焰火齐飞,荧光摇曳,欢呼声、呐喊声响彻云端。“你的精神把我的心永远滋润,你的无私告诉我该怎样报恩,传遍神州的是你宽广的母爱……”漂母无私的帮助和韩信的感恩流传千年,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扬和继承。

认识评价

东方母爱文化节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精神大餐,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拓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们的文化热情。然而面对文化生活的“万花筒”,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选择,提高自己选择的能力。否则就会“乱花渐欲迷人眼”,陷入落后、腐朽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提高个人的文化生活方面的选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