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的作用是()

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C.减毒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增加毒性

答案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2013年,世界各国经济走势出现分化,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日本经济在政策刺激下向好转变;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依旧疲软,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全球油品需求较平缓,供给相对宽松,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石油供应量为9165万桶/日,同比增长70万桶/日左右,远不及2012年的220万桶/日的增量。其中,欧佩克石油供应量为3688万桶/日,比2012年下降70万桶/日左右;受益于美国原油产量的大幅提高,2013年非欧佩克石油供应量为5477万桶/日,比2012年增长142万桶/日,远高于2012年的50万桶/日的增量。其中,北美地区石油产量增至1724万桶/日,同比增长138万桶/日,仅美国就增加115万桶/日,加拿大增加26万桶/日。由于利比亚、尼日利亚、伊朗等国政治局势不稳定,这些国家石油产量大幅下降,而沙特、科威特等国石油产量变化不大,2013年欧佩克原油产量结束上升势头,由2012年的3130万桶/日降至3047万桶/日

2013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拉动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平稳。国际能源署统计,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120万桶/日。发达国家复苏势头较好,OECD国家石油需求降幅缩小。2013年OECD国家石油需求同比下降5万桶/日,而2012年需求则下降52万桶/日。其中,2013年日本石油需求下降18万桶/日;欧洲五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需求下降9万桶/日;美国石油需求则增长21万桶/日,结束了连续数年需求下滑的趋势。虽然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但非OECD国家石油需求增长仍较强劲,同比增长125万桶/日,与上年基本相当。其中亚太、中东、拉美石油需求分别增长63万桶/日、15万桶/日和21万桶/日,合计占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79%。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3年,世界石油供给继续增长

B.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

C.2013年,欧佩克原油产量增长强劲

D.2013年,发达国家石油需求总体下滑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吾人果欲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等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融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决专制,于家庭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之最后觉悟。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根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