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0分)材料一: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 * * 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做出了具体部署。

材料二:  2011年2月13日,山东省“两会”新闻发布会指出,根据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GDP预期达到9%,注重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突出明确效益导向,在“十二五”发展指标上,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要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将根据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具体调整,尤其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

(1)材料一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我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6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不断发展。(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或认识的过程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在对发展方式的探索中人们的认识日益深入。(2分)

(2)①能动地认识世界。我省制定GDP预期目标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正确分析了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分)

②能动地改造世界。我省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制定的规划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分)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实事求是 (或者注重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立足于山东经济发展的现实做具体调整,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分)

问答题 简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