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81年,中国人在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自主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便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这种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为了保护陵寝的风水不被破坏,他们弃用冒白汽、拉长笛的蒸汽火车头,而让骡马充当火车头。

材料二 自民国成立以来,报馆林立,报纸风行,言论界之发达,几有一日千里之势。然究其内容,或由政府收买,或由政党收买,或由一机关收买,故一言一论,必须随买主之旨意,而不能自由,其有卓然独立,而不为金钱利用者,又不免为两方所忌,此报界所以日趋黑暗也。

——1913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评论

材料三 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政治生活。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政治信息,还可以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胥铁路”修筑的背景是什么?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什么问题?

⑵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之一,有怎样的功能?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⑶ 对比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三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说明什么问题?除了材料三中所说的功能外,互联网还有什么功能?结合你对互联网的了解或使用,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两例即可)。

答案

(1)背景: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举办一批民用工业,河北开平矿务局是其中之一,为了将它所产的煤炭运出而修建了唐胥铁路。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受中国封建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束缚,西方先进科技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报纸的功能:宣传思想、方针和政策,发布国际国内的新闻事件,发布经济信息、娱乐信息等。

(3)互联网作为高科技条件下的最新大众媒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它的推广和使用,并利用它来促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说明了当今中国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和民主政治观。(言之成理即可)

特点: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还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互动性。(举例:查资料、看新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发邮件、网上聊天等)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归纳。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背景: 某外贸公司于5月23日接到一张国外开来信用证,信用证规定受益人为外贸公司(卖方),申请人为E贸易有限公司(买方)。信用证对装运期和议付有效期条款规定:“Shipment must be effected not prior to 31st May,2006.The Draft must be negotiated not later than 30th June,2006”。

外贸公司发现信用证装运期太紧,23日收到信用证,31日装运就到期。所以有关人员即于5月26日按装运期5月31日通知储运部安排装运。储运部根据信用证分析单上规定的5月31日装运期即向货运代理公司申请配船。因装运期太紧,经多方努力才设法商洽将其他公司已配上的货退载,换上外贸公司的货,勉强挤上有效的船期。外贸公司经各方努力终于5月30日装运完毕,并取得5月30日签发的提单。6月2日备齐所有单据向开证行交单。

6月16日开证行来电提出:“第X X X X号信用证项下的第X X X号单据经审核,存在单证不符:根据你提单记载5月30日装运货物,超出我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限。以上不符点经研究不能同意接受,单据暂在我行代保存,速告如何处理。6月16日” 外贸公司接到开证行来电后,查核留底单据,未发现我单据有与信用证不符的地方,认为对方可能有误。于18日即向开证行回电:“你16日电悉。但我们认为单证不存在不符点:你信用证规定装运期为5月31日,我5月30日装运,并未超过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限——31日。所以我单证相符,请你行查核并按时付款。6月18日”

问题:

本案是否存在不符点,请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