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乙基香兰素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食用调香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其结构简式如图:

(1)下列关于乙基香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乙基香兰素的分子式为C9H10O3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尼泊金乙酯是乙基香兰素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它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①写出尼泊金乙酯的结构简式______;

②写出尼泊金乙酯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判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尼泊金乙酯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a.化合物是1,3,5-三取代苯;

b、苯环上三个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羟基和酯基结构.

答案

(1)A、由有机物的结构式可知,结构中含有9个C原子、10个H原子、3个O原子,故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9H10O3,故A正确;

B、芳香烃指含有苯环的烃,仅含C、H两种元素,该有机物含有氧元素,不是烃,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B错误;

C、分子中含有醛基、酚羟基容易被氧化,含有醛基、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与还原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苯环、醛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AD.

(2)①根据有机物的名称可知,该物质为某酸乙酯,它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有1个酯基、1个酚羟基,由乙基香兰素可知,该酯基为-COOC2H5,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说明取代基为对位取代,故尼泊金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②尼泊金乙酯中含有酯基与酚羟基,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③尼泊金乙酯是乙基香兰素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由乙基香兰素可知,尼泊金乙酯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a.化合物是1,3,5-三取代苯;b.苯环上的1、3、5三个位置分别为甲基、羟基和酯基结构,则5号位置的基团为C2H3O2,C2H3O2中存在酯基,可能结构有-COOCH3、-CH2OOCH、-OOCCH3,C2H3O2有3种异构,故符合条件的尼泊金乙酯的同分异构体3种.

故答案为:3.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无题

  ①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②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坎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说:“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③“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④打开里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篮子走了出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⑤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兰色土布衣服的学生站在门口。“近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

  ⑥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

  ⑦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⑧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书,看着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

  ⑨愕然无语!

1.第①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词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可是到了家里,却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 ]

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感情。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3.第③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了儿子良苦用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写“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 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在“啊”后连用“!”“?”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小说的标题“无题”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无题”作题,能激发兴趣,促使读者急于读下去。

B.小说写的是学生入学时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儿子”“母亲”“老师”,涉及的事物有“50元钱”和“一篮鸡蛋”,如果用“无题”作题,可更好地概括上述人和事。

C.小说充满人间真情:儿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儿子着想,老师为学生着想,使人读后思“无题”绪万千,震撼不已,用“无题”作题目才能含蓄而绝妙地表现这丰富感人的内涵,起到“无题”胜有题的作用。

D.以“无题”作题,意味深长,能引发读者的深思,给人以启迪。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