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畏食、乏力、腹胀2个月,5小时前突然呕出大量鲜血3次,共约1200ml,含有凝血块。既往有肝炎病史15年。查体:P112次/分,BP80/5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右肋下4cm、质硬、结节状,左上腹扪及肿物,肋下3cm、边缘圆钝、质地中等,未触及结节上界不清。腹水征阳性。化验:Hb56g/L,WBC3.0×109/L,HBsAg(+)。
病情稳定后,为明确诊断进一步的检查,首选()
A.B超
B.CT
C.静脉胆道造影
D.纤维内镜
E.PTC
参考答案:D
患者男,45岁,畏食、乏力、腹胀2个月,5小时前突然呕出大量鲜血3次,共约1200ml,含有凝血块。既往有肝炎病史15年。查体:P112次/分,BP80/5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右肋下4cm、质硬、结节状,左上腹扪及肿物,肋下3cm、边缘圆钝、质地中等,未触及结节上界不清。腹水征阳性。化验:Hb56g/L,WBC3.0×109/L,HBsAg(+)。
病情稳定后,为明确诊断进一步的检查,首选()
A.B超
B.CT
C.静脉胆道造影
D.纤维内镜
E.PTC
参考答案:D
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下降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
实验次数 | 15 | 30 | 45 |
1 | 1.00 | 1.92 | 2.82 |
2 | 0.99 | 1.94 | 2.80 |
3 | 0.96 | 1.90 | 2.78 |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填“方法1”/ “方法2”/都正确)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