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

(3)买首五百金(   )

(4)鸣不能通其意(   )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用鞭子打;(2)买;(3)它(的);(4)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言之有理即可)

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单项选择题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比。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美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A.40.7%

B.33.5%

C.26.3%

D.24.2%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