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6分)图中甲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t/min012345678
温度t/℃909598100101102102102102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气泡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明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91   A     

(2)

(3)不变 

(4)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温度,水能继续吸热

题目分析:(1)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需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示数是91℃.

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得现象;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故答案为:A.

(2)依据数据表格,在坐标图中,分别找到这9个点,然后用光滑的直线连接起来。

(3)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知道水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而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4)当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沸腾的条件仍满足,达到沸点,继续从外界吸热,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温度,水能继续吸热。

点评: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所以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同时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要知道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综合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下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社会问题: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