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柱下桩基础采用九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及减少沉降,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且施工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相关规定。框架柱截面尺寸为1100mm×11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图20-24(Z)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假定,第②层粉质黏土及第③层黏土的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βs=1.4,第④层细砂的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βs=1.6,第④层细砂的后注浆端阻力增强系数βp=2.4。试问,在进行初步设计时,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间的经验公式,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R(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00

B.1400

C.1600

D.3000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3.10条,桩端后注浆增强段长度取12m。

【命题思路】

灌注桩采用后注浆施工工艺,对桩底沉渣有加固作用且桩端有扩底效应,对桩侧泥皮有加固效应,能有效提高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减少桩基的沉降,近年来在桩基工程中应用较多,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后注浆增强段范围的取值;

2.后注浆灌注桩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

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换算。

【解题分析】

1.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与普通灌注桩相比,区别在于对端阻应乘以端阻力增强系数pp,对注浆的竖向增强段应乘以侧阻力增强系数β。

2.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的范围,与成桩方法(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有关,也与单一桩端注浆与桩端、桩侧复式注浆有关。本题为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采用单一桩端注浆,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10条的规定,后注浆竖向增强段为桩端以上12m,即题中第③层黏土层及第④层细砂层应考虑各自土层的侧阻力增强系数β,而②层粉质黏土层不用考虑注浆的增强效果。

3.求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后,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2.2条的规定,除以2的安全系数,就得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默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