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
[ ] | ||||||
A.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迕:触犯 B.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第:但,只是 C.邈巷战不克——克:能够 D.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顾:顾惜,顾念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邈有“才略”的一组是 | ||||||
[ ] | ||||||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童贯曾有联合金人夹击契丹的计划,并召李邈到私人府第谋划这件事,但李邈认为契丹百姓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不赞成。 B.金人进犯京师,李邈建议皇上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应该早作决断,放弃和谈,把全部兵权都交给老将种师道,和金人决一死战。 C.李邈守卫真定,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坚守了一个多月。城池被攻破,仍顽强抵抗。被俘后,也能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不向金人臣服。 D.金人想收买李邈,以官职相诱,没有成功。逼李邈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又被李邈义正辞严地斥责。李邈被杀害之时,燕地的百姓也为他流泪。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C
2.A
3.B
4.(1)李邈向宣抚副使请求援兵,并且从小路传送密信(蜡封的信)上报朝廷(使朝廷知道),都没有答复。
(2)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3)高祖做亭长时,一向(平素)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