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毛 * * 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在此之前,中 * * 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2分)
(3)毛 * * 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1分)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1分)
(1)①甲午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2分)
(2)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最后夺取全国 * * 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 * * )(2分)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2分)
(3)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分)②遵义会议。(1分)③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分) ④努力学习,不怕困难。(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分)
题目分析:(1)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2)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最后夺取全国 * * 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 )在此之前,中 * * 党领导了两次武装起义,分别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3)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今天应该发扬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的长征精神。
点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894年——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除了割台湾外,还有赔款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学生还要知道,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 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端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关于南昌起义,学生还要知道其时间是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毛 * * 。关于长征,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经过还包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