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共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IA      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②、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

(2)、①、④、⑤、⑧四种元素中,某些元素间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3)、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           

a.MnO2                      b.Na2SO4                   c.Na2SO3                   d.CaCO3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溶液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pH   

答案

(1).   Na>Al>O  (1分)      HClO4>H3PO4> H2CO3  (1分)

(2).    (1分)     (3). a  (1分)

(4).Al3++3NH3•H2O→Al(OH)3↓+3NH4+  (2分)  pH=7   (2分)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⑧分别是H、C、N、O、Na、Al、P、Cl。

(1).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答案是Na>Al>O 、 HClO4>H3PO4> H2CO3

(2)符合条件的是氢氧化钠或次氯酸钠,电子式分别是

(3)该液态化合物是双氧水,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答案选a。

(4)M是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盐,因此是铵盐。X和Y的反应应该是复分解反应,所以Z是沉淀,即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铝,氧化铝电解得到单质铝。所以X、Y分别是铝盐和氨水。M中NH4水解显酸性,所以应该加入氨水,才有可能使M溶液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当pH=7时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12分)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 * * 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国人的民族思想。我国民族思想存在两种发展情况:一是清帝国部分有识的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了自强运动;一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二

1903年梁启超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摘编自李喜所《“中 * * ”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材料三

五四运动……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 * * ”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 * * 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抗日战争使我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