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610/20170610050556569.png)
(1)生产工具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上面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的产生有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610/20170610050556205.png)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610/20170610050556970.png)
(3)据材料三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 | |
图一 | ![]() |
图二 |
(4)从材料四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评价的理由。
(1)条件:铁犁牛耕的推广(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原因:工业文明冲击。
(3)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理由: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生活水平。
(5)变化:农民认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金钱。原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意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