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材料二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三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一的“条约”是什么战争后签订的?(1分)“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中国什么事件的发生?(1分)台湾何时回归祖国怀抱?(1分)
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该事件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1分)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试举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1分)
现在,日本右翼势力一方面进行所谓的“购岛”,另一方面一直在为侵华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的行为,你最想对日本国家说些什么?(2分)
(1)甲午中日战争(1分) 公车上书(1分) 1945年10月(1分)
(2)九一八事变(1分) 不到半年,中国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分
(3)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分) 百团大战(1分)
(4)历史不容篡改;承认历史事实,珍惜和平;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绝不能让战争的悲剧重演等(开放性题目,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即可,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中“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判断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联合在京考试的举子联合上书,史称公车上书,台湾和大陆分离后,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2)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中的“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判断是1931年9月18日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东三省全部沦落敌手。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中的“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判断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史称卢沟桥事变,全民族的抗战开始。1940年,为了振奋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组接了1百多个团向日军发动了正面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4)综上所述,对日本政府的规劝学生只要能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能从日本方面能够正视史实,真心向受害国道歉,决不能让战争的悲剧重演等方面会的即可得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历史上中日关系睦邻友好,只是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始了大规模的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 了伤害,今日日本仔钓鱼岛问题上又兴风作浪,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由于知识综合性强、线索条理清晰,已成为各省市中考命题的重点。因此,复习时要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