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______(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2CO3溶液;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______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Ⅱ正确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______;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初步判断】根据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分析可知该药品是按照酸碱盐顺序摆放的,由于该试剂瓶左侧是碱类物质右侧是盐类物质,所以该物质的类别应该是碱或者盐类物质,因此可猜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

故答案为:①;

【提出猜想】由于该试剂中含有钠元素,则若为碱,则为氢氧化钠;若为盐,则可为碳酸钠或是硫酸钠或氯化钠等;

故答案为:NaCl;

【设计并实验】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会产生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与推理】①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因此测得的pH>7,故无法判断是哪一种物质;

②液中含有碳酸钠时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因氢氧化钠易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所以判断该溶液是碳酸钠的溶液不妥当;

③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BaCl2=2NaCl+BaCO3↓;

故答案为: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②不合理;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③Na2CO3+BaCl2=2NaCl+BaCO3↓;

【反思与评价】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而不应该浸入待测液,否则会造成试剂的污染;

实验室盛放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判断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