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___________

(2)人过然后能改              恒: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粗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奋起,指有所作为       (2)经常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1)内有法家拂士         (2)外有敌国外患

4.(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言之有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