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强心苷中毒与下列哪项有关:

A.心肌细胞内K+浓度过高,Ca2+浓度过低

B.心肌细胞内Mg2+浓度过高,Ca2+浓度过低

C.心肌细胞内K+浓度过高,Na+浓度过低

D.心肌细胞内K+浓度过低,Na+浓度过高

E.心肌细胞内Ca2+浓度过高,K+浓度过低

答案

参考答案:E

解析:强心苷中毒时心肌细胞的离子变化。不能正确回答的原因是对强心苷中毒的机理不掌握所致。强心苷过量中毒会严重抑制Na+ -K+ -ATP酶,由于酶的抑制,使细胞内Na+量增多,K+量减少。胞内Na+量增多后,又通过Na+ -Ca2+双向交换机理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多,或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最终导致胞内Na+'浓度下降,Ca2+浓度上升,后者又使肌浆网摄取Ca2+增多,储存增多。故中毒时,心肌细胞Ca2+浓度过高,K+浓度过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恐龙无处不在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 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阿西莫夫是美国____________作家和____________家。

2.《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为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天衣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褶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选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线的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出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