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③去:距离。④仓皇:惊慌。⑤嗥(háo):狼的叫声。⑥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⑦致:使。⑧趋:向,到。⑨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1)解释加粗的词语。

甚仓皇        意__________

②大狼声仰视      闻__________

③狼闻声四顾       顾__________

④气已矣        绝__________

(2)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久不动

A、何不试以足(《郑人买履》)

B、故时有物外趣(《幼时记趣》)

C、学而时习(《<论语>八则》)

D、久,目似瞑(《狼》)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狼》中的屠户与本文中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①神情    ②听到     ③看    ④断

  (2)D

2、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3、(1)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大意对即可,)

  (2)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4、更赞同《狼》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牧竖》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73亿美元,到了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CDP)达到32801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3%,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5.7%,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3.1%,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3.1%,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2%。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与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1%,比2000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49.3%,接近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比2000年提高近一倍;是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0.5%,比2000年提高了17.4个百分点,2007年仍然位于第四位,但是位于第三位的德国的99.5%,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国民总收入(GNI)得到大幅提高,1978年,人均国民收入为190美元,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为1000美元,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走上新台阶,达到236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1倍。我国人均GNI与世界人均GNI水平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10.1%,2001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19.2%,比1978年高9.1个百分点,2007年相当于世界平均国民收入的29.7%,比1978年高19.6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的209个国家、地区排名中,我国人均GNI在世界排名中由1997年145位提升到2007年的132位。

1979-2007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平均每年上升()。

A.0.26个百分点

B.0.68个百分点

C.0.96个百分点

D.1.21个百分点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