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5分)某年3、4月份,我市部分学校的学生因患腮腺炎而被迫停课。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染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多流行于冬春季节。腮腺炎表现为腮腺的发炎与肿大,且伴有发烧及吞咽时的剧痛。

(1)腮腺是三对大的        中的一对,位于两耳之前。

(2)腮腺炎的病原体是        

(3)腮腺炎具有传染性和        的特点。

(4)一旦发现患腮腺炎的学生应立即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才可上学,这在预防腮腺炎的措施上属于          

(5)患病后的学生可获得免疫,这种免疫是特异性免疫。此外,人体免疫还包括       

免疫,如皮肤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答案

(1)唾液腺 (2)腮腺炎病毒 (3)流行性 (4)控制传染源 (5)非特异性

(1)腮腺的位置是在两耳之前,是三对大的唾液腺中间的一对;

(2)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

(3)腮腺炎属于传染病,所以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两大特点;

(4)腮腺炎患者属于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对患者的隔离治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5)皮肤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_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概括假山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_________”相呼应,说明了假山堆叠的艺术美。

6.画线句子中的“艺术”与“技术”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文字中标出序号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特点的,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些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每处限10个字)

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⑥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