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实验室里将一小块黄铜(铜锌合金)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和滤液.同学们对剩余固体以及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讨论:

甲同学认为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u,他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乙同学认为剩余固体中可能还含有Zn,他猜想的理由是______.

如果甲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该物质存在
实验后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处理并回收剩余金属,说出这样做的意义______(只答一点).

答案

由于金属铜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因此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若剩余固体中含有锌,则可判断所加入稀硫酸量不足而未能完全反应黄铜中的锌;

黄铜中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如果加入稀硫酸过量,则滤液中还会含有未反应完的硫酸;

为检验滤液中含有硫酸,可向滤液中加入锌粒,观察到有气泡放出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未完全反应的硫酸;

由于滤液中的硫酸能使铁质下水管道被腐蚀或者造成水体污染,因此需要对废液进行了处理;而回收剩余金属则可达到节约金属资源的目的.

故答案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与酸反应(或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合理即可);

稀硫酸量不足,锌有剩余;

硫酸锌,硫酸;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滤液倒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防止腐蚀铁制下水管道(或防止污染水源或节约金属资源等,合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