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下列句中虚词“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学时习之

B.默识之

C.敏好学

D.学不思则罔

2.下列实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怨恨,心里不满。)

B.学而不(厌倦)

C.学而不思则(迷惑不解)

D.默而之(记,记住)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1)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

4.“略”。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