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
试问,罕遇地震下弹塑性位移验算时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及特征周期值T(s)应分别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A.0.08,0.35
B.0.12,0.40
C.0.50,0.40
D.0.50,0.45
参考答案:D
解析:
按《抗规》表5.1.4-1:7度、0.1g、罕遇地震,α=0.50,
按《抗规》表5.1.4-2:第二组、Ⅱ类场地,T=0.40s,
根据第5.1.4条,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故T=0.45s。
【命题思路】
1.从以往考试的结果可以看出,考生已经普遍掌握了多遇地震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希望通过考试命题,督促考生掌握罕遇地震的基本参数确定原则,特别是罕遇地震与多遇地震的区别。
2.实际上,做过罕遇地震下弹塑性位移验算的考生都能答对本题,而对于实际工程中没有接触过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考生,也希望通过注册考试,考生能发现并及时弥补自己实际工作中的不足。
【解题分析】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第5.5节是专门针对抗震变形验算的,但其中没有特征周期调整的规定。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的两张表中,第一张表区别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另一张则没有。这很容易让人感觉到第二张表对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均适用。因此,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是否关注到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中的黑体字。
3.特征周期增加0.05s,可能会使地震作用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4.从阅卷情况看,本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