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或短语。

①非显者刺(   )

坡植牡丹、芍药(   )

③四围灌木蒙丛(   )

④禽鸟啾唧(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语言传神而有表现力,试从文中找一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有地位的人;②顺着,沿着;③草木茂盛的样子;④唧唧喳喳,鸣叫。

2、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看到于园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3、例:“四围灌木蒙丛”中的“蒙丛”一词,就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涵义不是一件易事.“纳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10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科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如从一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科学技术.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新的现象,发明许多新的技术.用纳米颗粒粉体制成的纳米材料或具有纳米尺度晶粒的材料会显示出比一般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光刻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正在接近或达到100纳米,使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些科技进步对工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切不过都是传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而已.它们都是通过采用类似于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通过“切削"材料加工成所需的产品.这种技术统称为“由上到下”或“由大到小”的加工技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们创造物质的生产方式将完全不同于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的方式,而决不仅仅是一个长度单位所能涵盖的.纳米科技决不意味着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纳米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只是制造的方式完全不同罢了.要理解纳米技术的真正涵义还须从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开始.纳米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美国物理学家查理·范曼的演讲,他在1959年向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范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实际上这一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单个原子创造物质的启示.如果把人体分解成组成它的基本单元,我们获得的将是一小桶的氧、氢和氮,一小堆碳、钙和盐,微量的硫、磷、铁和镁,以及微不足道的20种或更多的其他化学元素.它们的总价值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大自然就是采用它们自己的、科学家们称之为纳米工程的方法,把这些廉价的、丰富的、无生命的单元转成具有自生成、自维持、自修复、自意识能力的生灵,可以行走、扭动、游泳,具有嗅觉和视觉,甚至可以思想和做梦,其价值无与伦比.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力图在纳米尺度精确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或正在意识到纳米科技将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由于可能通过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制造新产品,生产过程将变得非常清洁,将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纳米技术将采用资源丰富的元素来制造完美的金刚石材料,不仅强度会比钢高几十倍,而且重量仅是钢的几十分之一.利用纳米技术,人类有可能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甚至修补细胞.纳米技术将可以制造分子开关和导线,从而将导致一场计算机制造技术革命.(节选自张永刚《纳米科技的迷雾》)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人类已能借助纳米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修补细胞

B.人类尚未觉悟到纳米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

C.纳米科技纯粹是科学幻想,而制造芯片的光刻技术永远也不会寿终正寝

D.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来能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作原料来制造金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