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小流域治理工程,位于长江中下游,工程包括堤防退建、河道开挖、河道裁弯取直和穿堤建筑物等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用于部分堤防填筑的土料场共2个,料场1地势较高,料场2地势较低。施工前对料场进行了调查取样,料场的土质、储量符合设计要求,料场1的土料含水率接近施工控制下限,料场2的含水率偏大。事件2:穿堤建筑物工程,包括基坑开挖、混凝土工程、建筑物回填及同建筑物连接的堤防等工程,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和各个部位的土方挖、填工程量,制订了土方平衡方案。事件3: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制订了质量控制方案,明确所有单元工程都应当实行"三检制",并在自检合格的条件下,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作。事件4: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法人及时进行了单元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和专项验收。

1.指出事件1中,料场1和料场2的适宜开采方式,并简要说明原因。

2.指出事件2中,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原则。

3.指出事件3中,有何不妥之处,并说明原因。"三检制"的含义是什么?

4.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1.事件1中,料场1适宜采用立面开采方法,这是由于本料场含水率偏小。料场2适宜采用平面开采,这是由于料场2含水率偏大。

2.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原则是:料尽其用、时间匹配和容量适度。

3.(1)事件3中,所有单元工程采用同一验收方法不妥,这是由于单元工程分为一般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一般单元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前提下,监理单位复核。对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2)"三检制"是指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和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机构终检。

4.项目法人进行单元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和专项验收不妥,这是由于单元工程由监理单位验收,阶段和专项验收是政府验收。【解析】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料场开采方式。不同的料场含水率,尤其介于填筑的上下界限时,采用适当的开采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含水率偏大或偏小的问题,而不用再采用翻晒或加水的方式。当然,开挖方式除受到含水率的影响外,还受到施工进度、运距的大小等因素控制。由于本题仅仅给了含水率,由此确定开挖方式。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土方平衡方案的原则。土方平衡在水利工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合理的土方调配方案,可以节约成本、促进工程进度、使场内道路最短。制定土方平衡方案的主要原则是:①料尽其用。开挖的土石料可用来作堤防的填料、混凝土骨料或平整场地的填料等。前两种利用质量要求较高,场地平整填料一般没有太多的质量要求。②时间匹配。土石方开挖应与用料在时间上尽可能相匹配,以保证施工高峰用料。③容量适度。最好在时间上能挖填平衡,因此往往难以做到,这时适宜的料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堆料场和弃渣场的设置应容量适度,尽可能少占地。开挖区与弃渣场应合理匹配,以使运费最少。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一般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检验方法和程序以及"三检制"的相关知识。单元(工序)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应报监理单位复核,由监理工程师核定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验收分类及验收内容。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的规定,工程验收按主持单位可以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法人验收应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水电站(泵站)中间机组启动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等;政府验收应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