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注)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

  (注)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_____________

(2)元帝之                       异_____________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A.明帝问何致泣

B.告此意,更重问之

C.皆美于徐公

D.策之不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___________,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热水;(2)对……感到惊奇

2.C

3.(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

4.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聪慧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