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2011年表现得尤其突出。为此,某地高三同学就此问题展开了调查,获得了以下资料。
历史与现状
从2004年,媒体就开始轮番报道春节期间总是出现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相互抢人的“民工荒”现象。2011年,“民工荒”呈现扩散之势——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传统劳务输出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少内陆省份“推进”,相关的纷争也变成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抢人战”。
原因及影响
专家甲:“民工荒”根源是“权利荒”,“‘民工荒’只是表象,民心慌才是本质”。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待遇差。如果你给一个县长月薪1300元,那么也会出现县长荒。
专家乙:从“民工慌”到“民工荒”,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增幅下降以及中西部地区接受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经济发展,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网友雪花:造成用工荒的真正原因还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够,仍然有许多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对职校毕业生也充满歧视。
网友小丑鱼:我们乐见这种“争夺战”的上演,扭转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一方面,从“找工作”到“挑工作”的转变,另一方面,这或将倒逼中国转变发展模式,改善工 * * 益。
请结合以上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参与下列问题探讨:
(1)“民工荒”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决目前的“民工荒”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资源。“民工荒”会给沿海地区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困难,不利于沿海经济的发展。②“民工荒”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会客观上促进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使企业升级速度与工人更新换代速度相协调,促进沿海企业改善用工条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①政府应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结构;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通过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加强政策的鼓励、规范和引导,将“有形手”与“无形手”有机结合,将“民工荒”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②企业应该诚信经营,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坚持科学发展,改善农民工的综合劳动条件,给予农民工人格对等,增进人文关怀,让劳动者获得较公平的报酬,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