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泰兰、(____)、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绝”。
A.洛阳仿唐三彩
B.福建脱胎漆器
C.青田石雕
D.苏州玉雕
参考答案:B
下列有关全口义齿调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A.避免调降低垂直距离
B.避免将人工牙面的牙尖和沟窝形态磨除
C.调时应单颌调磨
D.越调磨接触点越多
E.宜使用大磨头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失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1.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第②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4.体会一下,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