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精读。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募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1、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望城二里(左右)

B、暮而无所归宿者(贫穷)     

C、予为戏(怨恨)

D、问渡者(于是)

2、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断书崩   

B、人不知而不   

C、以木简书从   

D、予为戏

3、文中渡者所言“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是否有道理?渡者之言是戏言吗?如果不是,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作者从行路这件小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渡者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D。

3、有道理。渡者之言并非戏言,他是从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出发而说的。文中“熟视”一词可看出他决非妄下虚言,而是经过观察、思考的,是从小僮当时的实际情形出发而下的结论。

4、欲速则不达。

5、渡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仔细观察小书童(小书童人小书重,书捆得又不结实)后,作出了这样的应答。

6、做事应有条不紊,不急不躁,如盲目求快,则可能事与愿违或欲速则不达。

(意思对即可)

问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