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60——70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除新疆危机外,台湾也出现危机(美、日先后侵略台湾)。此时清政府内部就如何加强边防出现了争议。直隶总督李鸿章当时正在筹建北洋水师,从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出发,借口财饷困窘,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移西饷以助海防”,他还认为,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

湖南巡抚王文韶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他说:无因而至,其所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西陲军务也。”(制止了沙俄对西北的入侵,东南沿海自然就平安无事了。)

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认为,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

李鸿章和王文韶的说法都过于片面。无论海防还是塞防对与清政府来说都不可忽视。尤其是李鸿章只是考虑个人利益,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左宗棠的看法比较客观、全面,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既不能放松海防,也不能忽视塞防。

填空题

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NH3的电子式为              

(2)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气体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来检验,将产物溶于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欲快速制取氨气,可将浓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其装置如图,请结合化学用语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           

(4)将SO2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H3,则出现白色沉淀,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将SO2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5)氨和肼(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              

(6)氮氧化物的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利用氧化法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首先向氮氧化物中补充氧气,然后将混合气体通入石灰乳中,使之转化为硝酸钙。已知某氮氧化物由NO和NO2组成,且n(NO):n(NO2)=1:3.写出氧化吸收法除去氮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