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赵普》完成下列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用其人(            )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4、简要说说本文写了赵普那两件事?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

1、熟悉;整日;脸色、神色;终于。

2、赵普性情深沉,为人严肃刚正,虽忍对嫉妒而好胜,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3、B    

4、刻苦读书、为国荐才   赵普是一个执着、正直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人。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两篇散文,回答下列4题。

甲文

土 地

朴康平

我在黄河的摇篮中长大,那浑黄的土地铸就了我金子一样的情思。我记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远是龙的传人。”……

而当我穿过潮润的东北大地时,当我穿过温热的海南岛时,我那关于土地的记忆又揉进了更丰富的光泽。

东北的泥土是黝黑黝黑的,仿佛沉积了久远而深重的苦难,仿佛凝聚着世界更迭的希求。它滋养着一望无际的大森林,托举起一段蓬蓬勃勃的历史,在那里,我感到自己那样坦荡、充实。

海南的泥土是深红深红的,一踏上它,便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奔跑的冲动。不知是谁点燃了它,以唤起飞翔的羽翼,昭示一片热气腾腾的前景。在那里,我感到自己充溢着创造的活力、青春和热情。

我走过浑黄的土地。我走过黝黑的土地。我走过深红的土地。好像有一条五光十色的巨龙牵引着我,追怀往事,探寻未来。

……我要腾飞!

乙文:

故乡的一捧泥土

于宗信

一位台湾老渔农,用一块红色的绸布,包了一捧故乡的泥土,上船了。

这捧温暖的泥土啊,紧紧地贴在他的胸前。

他带着这捧泥土,就要回到台湾。

他品味着临别前,年过八旬的老母亲那一番话:

“孩子,你回去吧。宝岛上,还有你的妻子、儿女。当你想妈妈的时候,就看一看这捧故乡的泥土,能看见妈妈的眼睛,能听到妈妈的心音。”

母亲在向他挥手,是告别,也是召唤。

母亲的手啊,在他胸中搅起了一阵阵激动的浪花。

于是,一阵热雨,洒落在海峡里。

他望着妈妈慈祥的面容,不禁失声叫喊起来:“妈妈,我会回来的!”

他一边呼喊着,一边把泥土更紧地、更紧地贴在胸前。天空、大海也荡起回声:“妈妈,我会回来的!”

这回声,把波浪的旋律,推向海峡彼岸的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灵深处……

选出不是单句的选项()。

A.当我穿过潮润的东北大地时,当我穿过温热的海南岛时,我那关于土地的记忆又揉进了更丰富的光泽。

B.他一边呼喊着,一边把泥土更紧地、更紧地贴在胸前。

C.我感到自己充溢着创造的活力、青春和热情。

D.这回声,把波浪的旋律,推向海峡彼岸的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