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 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 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回答:

①材料1、2两则上书出自谁手?依据材料1、2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 么政治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材料3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作者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加以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 义。       

②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